首页 >消费 > 正文

“老司机”卖大虾 以及他奇葩的“不能天天去公司”方法论

2016-05-31 10:27:10  
 

  

搜狐新闻“老司机”卖大虾 以及他奇葩的“不能天天去公司”方法论

2013年12月23日,戴金胜发了最后一条微博,“10年半,和搜狐说再见,未来我来了。”这个搜狐老司机就以这样的方式和自己过去十几年的媒体从业生涯告了别。从此,他不跑新闻,却转而跑去卖起了小龙虾。在1000亿的小龙虾市场中,他的这一卖不仅没亏本,还熬过了2015年的资本寒冬,在O2O倒闭潮里拿到3000万A轮融资,被赋予“未来小龙虾品牌NO.1”的使命。而这一切的开始,他归结为四个字:机缘巧合。

“机缘巧合”下成长的他上了搜狐的车

“其实后来你发现,人生除了努力之外,更让人感慨的还是机会。即使你再努力没有机会,也没戏。”戴金胜在讲述自己成长经历时,一直在强调四个字——“机缘巧合”。

出生于江苏盐城乡下的戴金胜,从小就是“学霸”,但是父亲对他却没有过多的期许,只要他老老实实读书就好,所以既不让戴金胜上竞赛班,也不让他当学生干部。然而这个“老老实实读书”的学霸,却因为“机会”的一再降临,求学生涯一路乘风破浪、顺风顺水。由于两次数学竞赛的名额分派,戴金胜一路从乡下考到了城里。“那时候有全国性比赛,每个乡都要出名额,当时校长让我们班主任的女儿去,但班主任觉得我的成绩比她好,就为我多要了一个名额,然后我就去考了,结果考了个第一名,就去城里读书了。”

后来,戴金胜顺利考入清华水利专业,但两年后却转去读新闻,成为清华新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而为什么转去读新闻?也都是因为机缘巧合。“刚好那个时候快期末考试,我们宿舍一个以前熄灯前不回来、天天学习的哥们儿,突然回来了。他说,‘新闻学院招学生,我回来填张表。你不报一下吗?我觉得你挺合适的。’然后我就报了,就被录取了,学校根本没争取我的意见就把我的学籍转了,从此我就走上了媒体的路线。而那个室友却没考上。”

毕业后,戴金胜进入了搜狐,一呆就是十年半,在这里他取得了很多成就,23岁就成为新闻中心的负责人,后来又历任北京奥运报道、体育中心、新媒体中心和产业中心的负责人。用他的“机缘论”来说,就是刚好那时没有人做,而他刚好又在那里,所以机会自己找上门来,才取得了之后的成就。

十年半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并不算短,甚至可能有点长,于是戴金胜开始反思自己在搜狐这段经历的开心与不开心,还有很多人建议他自己做点东西,所以后来他选择离职,开始酝酿一些事情……

新闻老司机走‘消费升级’路 “大虾”来了

“在搜狐这十年,除了资源的建立和经验的积累之外,最主要是让我初步掌握了看清行业方向的能力。”故此一离职,戴金胜没有走跳槽当高管拿高薪的路,而直接选择了创业。

对于创业做点什么,戴金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比较理性,肯定不会去做挑战行业的事情。当时有两个比较火的行业,一个是P2P,另一个是O2O。起初我有考虑过做P2P,甚至也和一些业内人士谈过,但后来却没有做。原因特别简单,第一,P2P不适合初次创业者,因为它的规范、风险都相对比较大,初次创业者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第二,P2P最终不是一个互联网项目,而是一个金融项目,所以我们不是很想做这个事情。最后转去做O2O了。”

O2O目前的现状是市场方向不清、资本圈弃爱、倒闭潮井喷,而对此,戴金胜呵呵笑之:“现在已经没有了O2O,只有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在O2O之后的又一概念升级,它是我国的第四次消费结构升级,是基于移动互联、高科技手段下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方式、习惯的变化,而成立的创新模式。

在分析数据和市场时,戴金胜最终选择做小龙虾:“它是一个大众消费品;它的用户面比较广;消费频次比较高,尤其是死忠粉比较多”。在考察北京的小龙虾市场,他还发现:第一,市场存量很大,在以前想吃小龙虾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比如你想吃五次六次可能才会找到人约好去吃一次;第二,开发程度很低,根据北京的人口规模、收入规模以及消费层次来考量,小龙虾的增量市场很大。

就这样,戴金胜这个“大侠”,带着他的“大虾”,投身到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中。

三驾马车的组建证明了一件事

公司开干后,戴金胜最先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引进技术团队。这样做的原因有二:首先,这是一个互联网项目,所以需要把用户所有的数据和行为路径放在线上。“大虾来了”包括用户进入、用户下单和最终配送等运营的方式,都需要在线上完成。其次,互联网项目同时又一定是大数量级、大用户量级的,这就必须要有系统支持,以技术为支撑。所以,这一步是他必须要首做的。

第二件事情,引进物流团队。在调查小龙虾外卖市场痛点时戴金胜发现,除了价格和口味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点“送得快”。所以他决定做商圈物流,要做整个商圈物流模式的开发、研究和论证。目前大虾来了已经拥有二十多个配送站,二百多个配送员。

当笔者问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IT物流平台而不与其他平台合作时,戴金胜一脸认真的说:“物流人员的角色很重要,他是一个中介,除了把产品送给客户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反馈传达回来,同时也能将公司的品牌和服务传递给用户。比如说我去年要求我的物流人员,送完虾后鞠一个躬,用户就很感动,因为现在在外卖以及物流当中没有任何一家是做这件事情的。”

第三件事情,引进餐饮团队。大虾来了的CCO(首席餐饮官)郝军是一个具有二十多年餐饮经验的大师,曾是九头鸟、青年餐厅和金百万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的集团负责人,还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的中餐总厨——消费升级的关键之处还是产品,所以首席餐饮官这个一定要选好,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将小龙虾的整个制作过程精准到秒,保证虾的口味鲜美,做到“龙虾肉会把你的牙向上顶”的感觉。

正是这三件事情构建起大虾来了的三驾马车,而在它们的拉动下,大虾来了开始飞速的奔跑。

当公司创建后,则要考虑如何快速向用户传达产品与品牌。戴金胜告诉我们,大虾来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针对初期种子用户,采用的是地推和定向邀请的方式。第二种,通过线上推广来达到订单的爆发性增长。“对于这两种推广方式,起初最开始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完成一两万的用户和一千单就算成功。但最后第一年结束,我们发现,226天时间,竟然完成了五十万用户、销售1100万只小龙虾的量。”

从第一年的数据和自身的模式开发中证明了一件事,小龙虾市场比他之前预期的空间还要大、还要火热。

目前大虾来了自平台(APP和微信)的单量占到整体单量的80%以上,其中10%到20%来自APP,60%到70%甚至80%来自微信。而由于PC端网站还没有建设完毕,所以PC端的订单是缺失的。其次,大虾来了的营业时间是下午四点到次日凌晨一点,所以下午四点钟之前的订单是浪费的。最后,大虾来了有自己的配送站,有限制的商圈覆盖范围,因此商圈外区域订单也是浪费的。可见,光移动端就有很多空间有待填满。

赢得市场的秘诀 就要成制定行业规则的公司

小龙虾市场一直都在,也很火爆,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如何突显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大虾来了的布局是“重资本和高壁垒”,“我就是把壁垒筑起来,我们的物流壁垒、餐饮生产壁垒、用户数量和用户数据的壁垒,这些都是别人得不到的,没有第二家在这条赛道上。”戴金胜在做的是一个制定行业规则的事情,而不只是开个饭店卖龙虾那么简单。

因此他也给大虾来了制订了下一步的目标,一:线下店、直营餐厅的开业。在整个规划里面戴金胜想把这做为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对供应链的解决,通过对用户的沟通,能够在北京所有的地方都开展起来的模式。(此外,门店开业还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引流,互动营销,以及以众筹方式邀请大咖明星参与来增加影响力等)。二:工厂投产。大虾来了正在逐步实现中餐的标准化和去厨师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统一口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成本更加精准。

除此外,戴金胜今后还会进行一些场景和用户的跨界合作,如与美甲和家政,以及寻找一些城市合伙人,进行品牌和用户的推广。

在这个全民皆辣的时代,大虾来了正在一步步完成它“未来小龙虾品牌NO.1”的使命。

奇葩的“不能天天去公司”方法论

在创业之前,机缘巧合下成长的老司机戴金胜能经常周末飞出去找朋友喝个酒,不算出差一年能飞五六十趟外出度假休息,但创业之后的他开启了“苦拼”的挂,完全没有休息时间。“现在基本没有了业余爱好,朋友也不找你,因为你老爽约。”“回家一天也不说话,发一天呆,一直在想自己的一摊事儿,父母都比较担心我的身体健康。”

对于创业公司的工作方法论,戴金胜的方法则是要求自己不能天天去公司,“如果我天天去公司,说明我一定没有在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一,我来公司说明我面对的就是这些人,而互联网企业,从业务上来讲面对的不可能只是办公室里的这些人。二,特别是蓝领,他们是需要精神支柱的,他们需要看到老板是谁。三,我在办公室,一分钟都不得闲,没有时间思考,连吃个饭都得进来三波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不正常,就是你抬不起头来。当一个CEO每天低着头的时候,这家公司肯定不好,所以我强迫要求自己不能天天来公司。”

关于戴金胜刚创业时,“由于总想着公司的事情,开车总刮蹭,于是就放弃开车”的故事,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如今他表示又能开车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捋顺了,未来的梦能不能圆满先不想,剩下的就是接着做下去。”